把荷兰现代农业技术引进平谷!院士工作站落户农业中关村

把荷兰现代农业技术引进平谷!院士工作站落户农业中关村

平谷区持续推进农业中关村建设,打造农业中国核心。1月7日,北京农学院、平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峪口镇人民政府、京洼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在京洼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签署四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实现了平谷区2023年加快建设农业中关村、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良好开局”。

四方将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推进“中国平谷农业中关村”高质量建设,助力峪口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围绕京娃果业示范园开展智能平台、品种保护育种、产业化推广示范种植、低效果园改造等研究工作,推动果业低碳、智能、高效发展,助推果业升级。

围绕京娃温室园艺示范园开展技术研究和产业示范,形成水肥一体化、智能环控等技术研究和示范,培养设施园艺领域紧缺人才,提高我国温室蔬菜规模化、标准化和机械化生产技术水平,推动设施蔬菜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瓦赫宁根恩大学与北京农学院合作的Ton Bisseling院士工作站正式落户农业中关村。工作站立足于全面支持农业强国建设,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引进荷兰现代农业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从而在现代种业、果业、蔬菜业形成地面示范。

同时,以Ton Bisseling院士工作站为纽带,深化与荷兰、瓦赫宁大学的深度交流合作,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为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贡献“农业中关村”。工作站还将针对区域农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创造新品种,围绕水果产量、品质、固碳等核心问题研发环保新技术,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并积极推广应用,助力平谷区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此次四方战略合作落地于峪口镇,聚焦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的协同推进,包括人才引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等。特别是瓦赫宁·根恩大学和北京农学院Ton Bisseling院士工作站的正式入驻,标志着京娃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更加名副其实,意味着打造一流农业中关村和硬核农业的中国内核正在跑出‘加速度’和‘高质量’。”平谷区副区长刘坤介绍。

作为平谷农业中关村的主阵地,峪口镇以高新农业为目标,走现代农业科技资源和要素集聚之路,以“三业联动”、“三链融合”为主攻方向,在高质量发展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经过三年的建设,农业中关村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峪口核心区12条道路已获得市级全额拨款,农业中关村建设即将启动。农业中关村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速推进。

2021年以来,北京农学院与平谷区在战略规划、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重点领域深化校园合作。一代又一代的教师和团队长期驻扎在平谷,他们的论文都写在了平谷的土地上。校园合作成效显著。

“今天的签约是校园战略合作的深化、细化和具体化,开启了北京农学院与平谷区合作的新征程。”北京农学院副院长段说。在此次四方合作中,北京农学院将重点推进平谷农业中关村高质量建设,助力峪口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以Ton Bisseling院士工作站为切入点,从政策研究与战略咨询、科技创新、推进乡镇特色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多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基础,帮助峪口镇构建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新格局,全面帮助峪口镇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https://www.mn.zqbgyp.com/21163.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月7日 下午8:06
下一篇 2023年1月7日 下午8:10

相关推荐